您現在的位置:海峽網>新聞中心>國內頻道>國內新聞
分享

張獻忠寶物出水 張獻忠江口沉銀是真的?張獻忠個人資料生平介紹(2)

考古工作人員在發(fā)掘現場展示剛剛出水的金飾文物。

中午12點30分,記者獲準進入考古發(fā)掘現場,這也是啟動江口沉銀遺址考古工作以來,媒體記者首次大規(guī)模進入核心考古區(qū)域。

記者在現場看到,考古區(qū)域面積大約10000平方米,沙石遍地,部分區(qū)域河床裸露。沙石堆邊,挖有深溝,旁邊不僅有抽水機不停抽水,還有選石機,對初層沙石進行篩選,防止文物流失。

在媒體獲準進入區(qū)域的左側前方5米左右,20多名考古人員正在深溝里進行作業(yè)。據參與考古的相關人員介紹,本次出土的文物,大部分都集中在沙石底部的基巖上。

現場二文物庫房

金銀擺了一桌,只是小部分代表性文物

在考古現場對面,江口漢崖墓博物館已被臨時設定為江口沉銀文物臨時庫房。3月20日下午1點,記者在館內看到,一張約5平方米的長桌上鋪著紅布,周圍設置了警戒線。桌子最兩側,擺放著兩個木箱,一個木箱裝著4頁金冊銀冊,另一個木箱,裝著多枚西王賞功幣。桌子的中間,放著幾個五十兩銀錠。銀錠兩邊,各種金器、銀器依次排開,大約有40多器物,其中金器居多,有金錠、金鐲子、金戒指等。據現場考古人員介紹,這只是一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出水文物。記者注意到,長桌兩旁,就是文物庫房。

張獻忠寶物出水 張獻忠江口沉銀是真的?張獻忠個人資料生平介紹(2)

金戒指。

“這些銀錠,就裝在木鞘里面,發(fā)現的時候,不僅銀錠完整,木鞘也比較完整。”劉志巖介紹,本次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過程中,發(fā)現了一根較完整的木鞘,周邊散布著銀錠,木鞘內部也裝著多個銀錠,證實了張獻忠“木鞘藏銀”的傳說。在清代文獻中,就有張獻忠用木鞘藏銀,轉移財寶的說法,這次發(fā)現進一步印證了文獻。

劉志巖介紹,木鞘的做法,就是把一根完整的木頭剖成兩半,把中間掏空,把銀子裝進去,再用鐵或者銅片箍緊。“用木鞘裝銀后,兩個人一抬就走了,運輸起來很方便。對張獻忠這樣的農民起義軍來講,是很實用的。”

彭山區(qū)文管所所長吳天文介紹,早在2005年4月20日,彭山引水工程在江口鎮(zhèn)岷江河道內進行施工過程中,由挖掘機在距地表2.5米左右的地方,挖出一圓木并從中散落7件銀錠。出土的銀錠便由木筒包裹,這和史料記載張獻忠“木槽夾銀”的說法十分吻合。“但木鞘相對破損,不太完整,這一次完整木鞘的發(fā)現,更具價值。”

張獻忠寶物出水 張獻忠江口沉銀是真的?張獻忠個人資料生平介紹(2)

金發(fā)簪。

責任編輯:林晗枝

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
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
福州茶人會泡茶嗎?百萬懸賞掀翻“傳統(tǒng)
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
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
一周熱點新聞
下載海湃客戶端
關注海峽網微信
?

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14 舉報郵箱:service@hxnews.com

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,請聯系我們,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。

溫馨提示:抵制不良游戲,拒絕盜版游戲,注意自我保護,謹防受騙上當,適度游戲益腦,沉迷游戲傷身,合理安排時間,享受健康生活。

CopyRight ?2016 海峽網(福建日報主管主辦)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-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:20070802號

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(海峽網)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。

版權說明|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| 聯系我們| 法律顧問| 舉報投訴|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
友情鏈接:新聞頻道?| 福建頻道?| 新聞聚合